7月26日,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2025)在上海开幕,本届大会以“智能时代同球共济”为主题,汇聚全球智慧。活动首日,MiniMax创始人、CEO闫俊杰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开幕式,并在主论坛发表主题演讲《每个人的AI,Everyone's AI》,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刻见解。
AI成为社会生产力与创意源泉
闫俊杰指出,随着模型不断优化,AI正逐步成为社会生产力。例如,在人工智能研究中,过去需编写软件分析数据,如今AI可直接生成分析软件;追踪AI领域进展时,AI Agent能自动完成高效追踪。
AI不仅是强大的生产力,更是日益重要的创意来源。以15年前上海世博会吉祥物“海宝”为例,如今借助AI可生成一系列更具上海特色、符合潮流的衍生形象,如徐汇书院×海宝、武康大楼×海宝等。此外,制作Labubu创意视频的成本和时间大幅降低,过去需两个月、花费几十甚至百万元,如今借助AI视频模型,一天时间、几百元成本即可完成。过去六个月,MiniMax的视频模型海螺(Hailuo)已在全世界生成超过3亿个视频,高质量AI模型让互联网内容与创意更加普及,降低了创意门槛,让每个人的创意得以充分发挥。
AI应用场景不断拓展,持续增强个人与社会能力
AI的使用已超出最初设计与预期,出现众多意想不到的应用场景,如解析古文字、模拟飞行、设计天文望远镜等。随着模型能力增强,少量协作即可将想法变为现实。
闫俊杰认为,AI公司并非简单复制互联网公司,AI是更基础、更根本的生产力,能持续增强个人和社会能力。他强调两点关键:一是AI是一种能力,二是AI是可持续的。人类受生物定律限制,难以永不停歇学习新知识、持续变聪明,而AI可以。在公司内部,约70%的代码由AI编写,90%的数据分析依靠AI完成。
AI变得专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:一是专家教导,过去训练模型需大量基础标注工作,如今专业AI可完成大量机械标注,标注员转向更有价值的专家型工作,教AI思考过程,使AI能力泛化,接近人类顶尖专家水平;二是在环境中大量学习,过去半年,通过编程IDE、Agent环境、游戏沙盒等可提供可验证奖励的环境,AI的强化学习变得可持续,规模不断扩大。基于此,闫俊杰判断AI会越来越强,且增强几乎无尽头。
AI不会被垄断,将走向普惠
面对AI对社会影响日益增大的问题,闫俊杰认为AI领域会有多个玩家持续存在,原因有三:
一是目前所有模型都依赖对齐(Model Alignment),不同模型对齐目标不同,反映不同公司或组织的价值观,导致模型表现各异,使不同模型拥有各自特点并长期存在。
二是最近半年使用的AI系统多为多Agent系统,涉及多个模型和不同工具,单一模型优势在多Agent系统中逐渐减弱。
三是过去一年开源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影响力越来越大。从过去一年受关注的AI排行榜看,最好的模型虽仍是闭源,但最好的开源模型不断逼近闭源模型。
同时,闫俊杰认为,AI会越来越普惠,使用成本更加可控。过去一年半,AI模型大小变化不大,因计算速度是关键因素,公司关注模型参数量和智能水平的平衡。训练方面,规模增长速度放缓,训练单个模型成本未显著增加,增长的算力用于更多研究和探索,研究探索不仅取决于算力,还取决于高效实验设计、研发团队和天才创意,算力少的公司可通过提升这些方面使实验探索更高效。推理方面,过去一年最好模型推理成本降了一个数量级,未来一两年可能再降一个数量级。因此,训练单个模型成本不会显著增加,大量创新将使AI研发不那么烧钱,但算力使用会增加,Token会变便宜,使用数量会显著增加。
闫俊杰表示按天配资平台,让每个人都用得起AI是MiniMax创业的初衷,AGI一定会实现,且会服务大众、普惠大众。若有一天AGI实现,过程将由AI公司和用户共同完成,AGI应属于多家AI公司和广泛用户,而非单个组织或公司。
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